【学术报告】马胜兴 教授——补泄手法生化证据初探
针灸临床研究必须首先确定适当剂量:补泄手法生化证据初探
他,在西苑医院潜心十余年中医临床
他,在Iowa大学接受六年科研训练
他,在UCLA刻苦钻研整整二十年
只为一颗初心
探索针灸的奥秘
他近年来多次回国讲学,
受到师生热烈关注,
他秉一颗初心
倾尽所学反哺莘莘学子
马教授的研究发现:
1. 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 (cGMP)是重要的经络穴位化学分子,并研制成功了一种无痛、无创设备(美国专利号: 7,9092,752 B2)能够捕获人体皮肤表面穴位及经络的NO-cGMP及其他生化分子。在200例正常人、肥胖和高血压病人身上使用经穴生化捕获设备,观察到不同经脉穴位与非穴位,经脉与非经脉的生化分子含量存在差异。发现练功二十年以上有经验的气功师经皮肤经穴收集测量的NO浓度为健康志愿者之四到五倍,减慢呼吸达胎息状态是气功修炼打通经络后返还婴胎的高级阶段,健康志愿者经减慢呼吸锻炼后皮肤经穴收集测量的NO-cGMP浓度也显著升高。NO既是“专气致柔” 的胎儿生化调节分子, 也是气功调息“能婴儿乎”的经络生化物质。
2.一氧化氮作为递质通过延髓-丘脑背部通路介导针刺作用,这个发现标志着自揭示吗啡肽介导针刺效果以来对针刺机制理解的第二个里程碑。据此发明了改良电针刺疗法通过诱导一氧化氮在延髓背部释放用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神经炎,及其它病证的方法。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同学们到现场交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针灸推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