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沟通平台,生命科学学院与针灸推拿学院于2024年6月5日上午,在良乡校区中医生命科学综合楼260会议室联合举办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沙龙。针灸推拿学院党委书记洪宝林、院长刘存志、副院长张海波、副院长陈幼楠、副院长刘雅儒,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茜、副院长徐伟、副院长刘颖及院务项目负责人马文福出席此次活动。沙龙主讲嘉宾为针灸推拿学院徐文静副研究员、青年教师屠建锋及生命科学学院马雪华研究员和王旭副研究员。
马文福教授担任活动主持人,生命科学学院华茜院长对针灸推拿学院领导班子带队前来开展此次学术交流活动表示诚挚欢迎,华院长说,生命科学学院与针灸推拿学院不仅是物理空间上最近的两个兄弟学院,同时在人才交流及科研交流方面也具有广泛合作基础。期待在学科等方面有更多合作,同时期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一起播种希望,收获高水平科研成果。针灸推拿学院刘存志院长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十分迅猛,但是中医药发展仍有很大的迫切性,中医药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解读具有重要联系,让大家对中医更加认可的前提就是科学研究。两家兄弟学院通过此次活动,互通有无,特别是年轻人借此次机会,进行交叉融合,促进成长,共同为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针灸推拿学院洪宝林处长说,生命科学学院和针灸推拿学院是两个血浓于水的兄弟单位,此次学术沙龙搭建的平台是落实国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的一个重要举措,为目前阶段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搭建了良好平台,今后应继续深化并发展下去。4位主讲人员的研究背景与方向都不尽相同,但是都属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所以此次沙龙的举办,有助于拓宽视野,相互借鉴。同时期望两院今后可以携手并肩,形成合力,开展更多合作。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徐伟进行了总结致辞,徐院长说此次活动的举办,思路十分新颖,也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一次碰撞与对话,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无限可能,学术沙龙的举办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最后也祝愿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都能有所收获。
进入学术报告环节,此环节由针灸推拿学院刘雅儒副院长和生命科学学院徐伟副院长共同主持。来自两个学院的4位主讲嘉宾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做精彩汇报。针灸推拿学院的徐文静副研究员报告题目为“医工结合——用现代科技推动针灸技术创新”。徐教授首先介绍了针灸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挑战,之后其研究围绕基于纳米材料的针灸作用开展了两个方向的研究,一个是应用碳纳米管丝慢性神经电极技术研究类针刺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放电机制,另一个是基于功能化石墨烯修饰针探讨针刺穴位启动的机制。生命科学学院马雪华研究员,以“‘看见’神经发育”为题,聚焦于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应用活体成像、细胞追踪、低样本量多组学等技术探索神经细胞命运决定的时空调控机制。针灸推拿学院讲师屠建锋,从“青年教师成长的体会感悟”角度,介绍了自己对于针灸之于膝骨关节及疼痛缓解起效的研究探索。生命科学学院王旭副研究员的汇报题目为“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初探”,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等新技术在疾病诊断、针刺干预机制和疗效预测方面的应用。现场嘉宾及参加活动师生,在互动环节进行了提问与充分交流。
此次学术沙龙的顺利举办,为两院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拓展研究思路的机会与交流互鉴的良好平台。
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6月8日
(撰稿/摄影:董倩倩;审稿:马文福、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