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六期 顺利举办

2024年10月28日上午,在中医生命科学综合楼负一层大报告厅顺利举办“生命科学前沿论坛” 2024年度第三期(总第26期),本次活动由科技处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此次论坛,学校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肖百龙教授做题为“力生万物,我们如何感知它?力受体PIEZO的诺奖研究之旅”的精彩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马文福教授及本次活动的联系人青年教师刘晓玲博士共同担任报告主持人。一同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我校王停副校长、科技处王鹏龙副处长及生命科学学院刘颖副院长。王停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首先对肖教授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王校长说,北京中医药大学虽然是国内中医药类大学的领头雁,但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和国内顶尖985高校例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中我们大学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次学术报告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更是一次创新的碰撞与合作的开端。通过这样的平台,期望能够搭建起中医药领域与现代生命科学深度融合的桥梁,促进双方在中医药领域的诸多方面广泛合作。现场聆听讲座的有来自生命科学学院、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中医药研究院等院内外教师及学生等,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1730327408863079137.jpg 1730327490537049802.png

报告主讲人肖百龙博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药学院副院长,新基石研究员,北京市卓越学者,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生物结构前沿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延续资助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科学探索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奖项获得者。其于2001年从中山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6年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获得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神经科学博士后研究,导师为202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Ardem Patapoutian教授。2013年入职清华大学,致力于探究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自身如何感知机械力这一生命科学本质问题,解答了机械力受体PIEZO将物理机械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结构功能机制,建立了定量解释其皮牛尺度机械敏感性的机械门控理论学说,探究了其所介导的广泛生理病理功能,鉴定发现了其小分子工具药物,在Nature (2012,2015,2018,2019,2022)、Neuron(2016,2020,2022,2024)、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2020)、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2024)等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或综述论文,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包括:5篇通讯作者论文成果被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所引用;2篇论文成果被收录进经典神经生物学教科书;1篇论文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项目成果入选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730327639251080810.jpg 

肖百龙教授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Julius及其博士后导师Ardem Patapoutian诺奖成果的发现历程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在piezo这一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现场听众揭开各种躯体感觉分子,尤其是机械力受体的神秘面纱。

1730327747791020237.jpg 

肖教授首先重点回顾了Ardem Patapoutian的科研发展历程,Ardem Patapoutian一直致力于鉴定感觉相关受体,在科研生涯的前期鉴定出了TRPV3,TRPM8、TRPA1、STIM1等多种温度敏感性受体。同时Ardem Patapoutian也一直致力于寻找机械力敏感受体,通过siRNA敲除实验筛选了多个候选基因,最终发现了能够感受机械力的蛋白PIEZO1和PIEZO2。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机械力感知这一生命本质问题带来了革命性进展。肖教授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感动于世界一流科学家前瞻性的思维和执着的科研精神。

随后肖教授继续为大家回顾PIEZO蛋白发现后,他与合作者通过不懈努力,证明PIEZO蛋白的离子通道属性。之后肖教授通过综述多篇文献生动介绍了PIEZO1/PIEZO2的表达特征及在多种器官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提示了PIEZO蛋白机械感受力机制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PIEZO蛋白超过2500个氨基酸,36次跨膜且与其它已知离子通道无同源性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其研究难度。为有效揭示PIEZO通道如何高效感知机械力,肖教授课题组深入解析了PIEZO1和PIEZO2的三维结构,结合结构信息及大量突变体的电生理数据证明中心跨膜区组成离子通透的孔道,外周是感知机械力的桨叶。通过将纯化的PIEZO1蛋白重组在脂质体上,获得了受机械力刺激后的桨叶展平型的结构,建立了其曲率感知理论学说,从根本上解答了其将物理机械刺激转化成生物电信号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肖教授还介绍了课题组除结构解析外,同时构建了基因条件敲除,过表达等小鼠,具有非常完善的研究体系,以此为基础,课题组深入解析了PIEZO在心脏、血管、脑等多种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并取得重要突破。此外,还介绍了课题组筛选出的PIEZO的小分子激动剂药物Jedi1/Jedi2并深入介绍了其作用机制。

1730327783915001090.png

肖教授充分考虑听众特点,采用半科普半学术的方式,让在场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都获益匪浅。讲座结束进入互动环节,现场老师和同学对肖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多位老师和同学围绕PIEZO在气功、脉诊中的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肖教授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1730327842359069197.jpg 

最后,科技处王鹏龙副处长做了总结致辞。王处长对肖教授能够为我们带来的这次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学术报告表示再次感谢。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于肖教授的报告谈了一些心得体会:从科学问题的选择及中药起效形式进行了深入思考。此次报告的顺利举办,不仅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同时也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打开了更多创新性的思路。

撰稿:董倩倩、刘晓玲、耿洁  摄影:董倩倩

审稿:马文福、华茜

科技处、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