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顺利举办“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三期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于2023年12月27日上午举办了2023年度第五期,总第23期。此次论坛,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瑞茂研究员做题为“蛋白激酶A与体重体脂稳态中枢调控”的精彩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院务项目负责人马文福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王如峰教授共同担任报告主持人。马文福教授代表学院,对郑瑞茂研究员来我院为大家带来这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王如峰教授对郑瑞茂研究员的主要成就做简要介绍。现场聆听讲座的有来自生命科学学院、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中医药研究院等院内外教师及学生等。

1704249378812025516.png

   主讲人郑瑞茂是北京大学新体制长聘研究员,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代谢与功能形态学研究实验室/中心负责人,国家教育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4),中国科学院(2005-2006),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2007-2011),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Biology)、哈佛大学医学院伯根汉姆医院医学系心血管科(Department of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vision,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Harvard Medical School)及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2011-2013)博士后。论文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Diabetes、Redox Biology等学术期刊。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郑瑞茂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主要为: ①代谢与心血管调控的神经、免疫机制及相关疾病机理与治疗研究;②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研究;③基于 CRISPR及单碱基编辑技术的基因治疗;④药用天然化合物的发现及其应用。

郑瑞茂研究员主持了多项科研基金:2016年实验室启动运转;共申请获得并主持项目基金11项。包括: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首席主持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基金1项;获得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科研启动基金1项; 联合主持北京大学医学交叉学科种子基金1项;参与中央军委国防科技项目基金1项;横向基金2项。主要社会兼职与学术会员有: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评审,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评审。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支委会主委,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生物学学会秘书,中国营养学会饮水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分会专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和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中国生理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北京生理学会会员,北京药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学会会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基金项目评议专家。Redox Biology、 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Aging-US、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SCI杂志审稿人。

 1704249438423051208.jpg

讲座开始,郑瑞茂研究员告诉大家,蛋白激酶A(PKA)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激酶,也是第一个被解结构的激酶。而PKA与肥胖有什么关系呢?郑瑞茂研究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首先对PKA的结构、激活方式及在体内分布进行了介绍,郑研究员团队发现PKA在人体脂肪组织及脑内分布较多,为探究其原因,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将PKA的RⅡβ亚基敲除后,实验小鼠的脂肪含量降低了,而活动度确相对较高,还延长了雄性小鼠的寿命。在脂肪组织中,PKA操控了脂肪的水解等生化过程,但是却没有不正常的表型出现。于是,课题组又将研究目标转向大脑,将敲除 RⅡβ亚基的PKA注入脑中,发现该类型的PKA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以造成优秀的代谢状态即又长寿又苗条,还不得代谢疾病,而小鼠的智力及活动度也是正常的。郑教授还提到,很多减肥药物的作用靶点并不在肠等器官,而是作用于脑部的神经细胞。因此此类型的PKA具有很大的药用潜力。他们团队还证实了实验小鼠的运动水平与其体重降低并没有直接关系。经过一系列的猜想与验证,最终发现敲除RⅡβ亚基的PKA是在下丘脑中起的作用。郑教授的团队还对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后续的详细研究,取得了一列列突破性进展。

1704249499840031777.png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郑瑞茂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参与互动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张教授进行一些科学问题探讨,同时提出希望进行相关研究合作的期望。来自中医药研究院的一位老师,就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与郑瑞茂研究院进行交流。还有研究生对于自己在课题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向张教授请教。本次论坛学术报告的顺利举办,向师生们打开了一扇对于新型、安全药物研究的窗口,对于一些课题研究思路拓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

2023年12月29日

(撰稿/摄影:董倩倩;审稿:马文福、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