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顺利举办“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四期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于2024年1月4日下午举办了2024年度第一期,总第24期。此次论坛,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葛亮副教授做题为“TMED家族蛋白调控非经典分泌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院务项目负责人马文福教授担任报告主持人。马文福教授代表学院,感谢葛亮副教授为大家带来这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现场聆听讲座的有来自生命科学学院、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中医药研究院等院内外教师及学生等。

1705303478378063655.png

 主讲人葛亮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宋保亮院士实验室,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andy Schekman(2013诺贝尔奖)实验室做博后研究。2017年底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为教研系列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膜生物学研究,在国际影响力期刊(Cell、eLife和Cell Research等)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在多个学术机构兼任职务;是Traffic、JGG、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进展编委;获得腾讯新基石探索奖、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霍英东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普洛麦格创新基金、中源协和创新突破奖、NIH Pathway to Independence Award等学术荣誉;获得基金委细胞器互作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首席、国自然杰出青年基金、国自然重点项目等项目资助。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 发现新型非经典分泌蛋白跨膜转运的分子通路, 解答了非经典分泌邻域无信号肽蛋白如何进入分泌途径的关键问题(Cell,2020);2. 发现新型内膜体ERGIC-ERES互作调节自噬体的形成, 解答了细胞自噬领域自噬体膜来源和组装的重要问题(Cell Res,2022);3. 发现新型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自噬降解为神经退行治疗提供新靶点(Cell,2022)。

 1705303592620080788.jpg

蛋白分泌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关键途径,是生命科学的本质问题之一。通常所说的蛋白分泌是指含有信号肽的分泌蛋白通过SRP-SEC61系统跨膜转运到内质网,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运输释放到胞外的过程,称为经典蛋白分泌。相关里程碑式成果于1974、1999和2013年获得诺贝尔奖。重要的是近年研究发现许多无信号肽蛋白可以通过非经典途径分泌,并参与诸多生物学过程(发育、炎症和代谢等)和人类疾病(癌症、神经退行和代谢疾病等)。很多非经典分泌蛋白需要进入膜泡系统来完成释放,由于缺少经典信号肽靶向,自非经典分泌首次报导(1990年)以来,一个亟待解答的谜题是:非经典分泌蛋白如何进入膜泡运输途径来完成分泌?在此次报告中,葛教授给大家汇报了其实验室近年来对于以上问题研究的初步进展。葛教授团队发现TMED家族蛋白是蛋白质转运体,定位在细胞器ERGIC(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上,可以调控大量的不同的非经典分泌蛋白转运,从而实现体内非经典分泌的多样性。而且ERGIC上的脂可以通过鞘磷脂激活TMED整个转运过程,TMED还可转变成类似通道结构进行蛋白质的转运。

1705303732411088124.png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葛亮副教授进行互动交流。多位提问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与葛教授进行科学问题探讨。现场研究生对于自己在课题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向葛教授请教。本次论坛学术报告的顺利举办,为师生们探究细胞内微观世界的蛋白作用机制机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生命科学学院

2024年1月12日

(撰稿/摄影:董倩倩;审稿:马文福、华茜)